页头
联系单位:人事处综合管理办公室
联系电话:87651461

网站首页 >> 工作动态

学校举办青年人才国情教育研修班

2024-07-16    来源:人事处综合管理办公室    累计浏览: 1318

      新闻网讯 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强化政治引领和价值引导,激励青年人才教育强国使命担当,7月12日,学校赴四川绵阳梓潼“两弹城”开启青年人才国情教育研修,各教学科研单位近30名国家级、省部级人才参加。

      党委教师工作部负责人在开班动员讲话中指出,举办青年人才国情教育研修班既是落实党中央、教育部关于加强人才政治引领的要求,是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促进学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青年人才要深入了解国情,切实感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初心使命,做教育家精神的积极践行者;深刻感受突破科技封锁的时代重责,锤炼科技自立自强的真功夫,做科学家精神的传承者;深入体悟社情民情,沉下身传递实干力量,做有弘道追求的示范者。

      四川两弹一星干部学院负责人向学校青年人才国情教育研修班授旗,学员代表、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中心研究员吴兵上台接旗。

      研修期间,学员们通过课堂讲授、现场教学、沉浸体验、访谈教学、交流研讨等多种方式深入学习和体验。

理论武装头脑,坚定初心使命

      学员参加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 为建设教育强国而努力奋斗》《“两弹一星”精神永放光芒》等专题辅导报告,系统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伟大成就和深刻变革,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核心思想和精髓要义,深入学习“两弹一星”研制背景及其重要意义,领会“两弹一星”精神的实质内涵,强化教育强国、科研报国初心使命并进一步明确未来努力方向。

      船海能动学院杜哲表示,作为高校科研工作者,我们要心怀‘国之大者’,弘扬科学家精神和教育家精神,坚持‘四个面向’。勇担教育强国和海洋强国的使命,努力创新,为教育事业和国家船海领域的科技进步贡献力量。

      汽车学院马柳昊说,我深感要建设教育强国,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我们要自觉提高综合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以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船海能动学院胡宇表示,作为高等教育事业的一员,要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在坚持立德树人、推动科技自立自强上再创佳绩”作为人生和事业的追求,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素质、精神层次和科学素养,努力做能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和克难攻坚的新时代科技创新者。

      硅酸盐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曲政尧说,学习了教育家精神和“两弹一星”精神,我更加认识到肩负的历史使命,坚定了为教育和科研事业奋斗的决心。也将把海外研修和国际交流中的经验与今后的教学科研相结合,为推动学校教学科研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材料示范学院孙丛立表示,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我将深入领会“两弹一星”精神,坚定科研执着,致力基础科研,勇于肩负关键技术领域从跟跑到领跑的使命。

      材料学院刘凯认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为一名大学老师,我们承载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重任,要以“四有”好老师标准要求自己,当好学生的“引路人”,争做一名让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

赓续精神血脉,传承红色基因

      在访谈教学和体验式教学环节,学员们聆听了“两弹一星”亲历者讲述筚路蓝缕,甘于牺牲和奉献的奋斗故事,沉浸式感受舞台情景剧中朱光亚、钱学森、邓稼先、郭永怀、于敏等老一辈科学家响应号召回国、从城市到茫茫边疆、隐姓埋名无私奉献的峥嵘岁月故事。在邓稼先旧居前,学员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向邓稼先铜像敬献花篮,重温入党誓词。

      新材料研究所吴芳林说,听着85岁高龄的尚林盛院长分享与“两弹一星”功勋们曾一起奋斗过的峥嵘岁月,备受感动与鼓舞。老一辈们在如此艰苦、恶劣的环境中依然能够实现我国原子弹、氢弹的历史性突破,作为当代的年轻科研者更应心怀感激、脚踏实地、刻苦钻研。做一个具有家国情怀的人,做一个勇于担当的人,努力成为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参与者、建设者与奉献者。

      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中心吴兵表示,“两弹一星”的功勋们在远离妻儿、基础薄弱、物资匮乏的艰苦条件下,隐姓埋名干出了惊天动地的大事情。如今,国家和学校不仅为人才提供了良好的科研平台和实验条件,还在薪资、荣誉、家属安置等方面提供坚实保障,今天我们需要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将个人理想融入到党和国家事业之中,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勇担重任。

      新材料研究所彭健说,尚林盛、林银亮两位“两弹一星”事业亲历者的现场分享,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老一代科学家及其家人的辛苦付出及对祖国人民的巨大奉献。作为新一代的科研人员,我要勇于担当、不怕困难、脚踏实地、开拓进取,高质量完成各项科研任务,为提高我国的科技实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新材料研究所卜童乐说,“两弹一星”前辈们怀着一颗爱国之心,克服重重困难回到百废待兴的祖国,完全从事着从无到有的科学研究,与天地斗争,与时间赛跑,为国家的崛起事业隐姓埋名,不畏艰苦,直至打赢胜仗仍不骄不躁,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优秀精神品质,激励我们不忘初心,不辱使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交通物流学院刘报认为,这些革命先驱为了新中国能站起来,不受西方列强的核威胁,宁愿放弃舒适的生活选择在无比艰苦的环境下为国家事业奋斗终身,实实在在履行“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承诺。他们的精神感染了我,干事业要舍小我,为大家,学“两弹”精神,做“硬核”科研人!

      机电学院许凡表示,郭永怀的一生令人敬佩,他并不是一个只注重自己成就的科学家,而是一个将个人利益置之度外,将自己的一切都献给国家和人民的典范。郭永怀的故事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思考什么是真正的贡献和奉献,以及科学家应该如何回馈社会,只有将个人的努力和社会的需求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科学研究的价值。

      信息学院黄俊说,邓稼先、王淦昌、于敏等广大科学家和建设者隐姓埋名,在艰苦条件下创造了非凡奇迹,为国家“两弹一星”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将传承红色基因,践行“两弹一星”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化生学院荣耀光表示,邓稼先作为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的无私奉献和卓越贡献让人钦佩不已。在他的故居,我们不仅看到了他简朴的生活方式,更感受到了他那种为国家奉献一切的崇高精神。正是因为有了像邓稼先这样的先驱者,才有了今天强大的中国。我们要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继续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努力奋斗。

      安全应急学院孙绪绪说,作为一名拥有六年党龄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我将时刻牢记党和国家交给我们的使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永远不辜负党和国家对我们的期望。

      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中心万程鹏说,在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的光荣事迹中,我看到了他们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以及为实现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不懈努力。“两弹一星”精神是他们用智慧和汗水铸就的宝贵精神财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们要继续传承、发扬“两弹一星”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脚步丈量大地,砥砺奉献担当

      学员们前往四川两弹城博物馆、两弹历程馆、航天科技馆,了解原子弹、氢弹的艰苦研制历程以及核能安全的重要性和保障措施,汲取拼搏奋进的力量。参观北川地震遗址、地震纪念馆,聆听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和科学发展的伟大历程和可歌可泣事迹故事,深切缅怀在灾难中逝去的生命,学习领会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新材料研究所寇宗魁表示,两弹城博物馆中展示的各项科研设备和工程技术细节,让我深刻体会到多学科协同攻关的重要性,从核材料的研发到精密仪器的设计,每一步都凝聚了科学家们的智慧和辛勤付出,让我不仅加深对前辈们技术贡献的敬佩,也激励我在未来道路上不断创新,追求卓越。

      材料学院孟甲申说,这些卓越的科学先驱,将毕生精力倾注于国家宏伟蓝图的构建之中。他们的崇高奉献精神和坚如磐石的毅力,为我们树立了不朽的标杆。这份精神激励着我们,要时刻铭记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敢于在科研的广阔天地中开拓创新、不畏困难,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贡献我们的青春与力量。

      新材料研究所安琴友说,立足当下,作为新时代科研工作者,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就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新材料研究所晏乐三表示,老一辈科学家们艰苦卓绝的努力和巨大牺牲,为国家和民族的安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勇于创新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和协作攻关精神,永远值得我们传承和践行。

      硅酸盐材料工程研究中心陈安琪说,站在北川地震遗址教学楼前,作为一名教师和妈妈,内心沉重、思虑良多,也感受到了肩上的重任。在国家支持下有机会拓宽国际视野的我,更应将全部科研力量注入国之教育,以新时代教育家精神要求自己,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贡献力量,共筑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之梦。

      安全应急学院郑锐表示,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的生命是脆弱和不堪一击的。然而,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勇气和毅力又是让人钦佩的。北川的新发展,让我看到了自强乐观的发展精神,让我感受到劳动人民不放弃、不气馁的顽强毅力与智慧,也启迪我要珍惜生命、关爱他人、勇往直前。

      资环学院赵云良说,告别伤痛,面向未来。“敬礼娃娃”郎铮被救出时坚定的少先队礼让人动容,伟大抗震救灾精神让我们战胜了困难,我们要将这种精神力量转化为工作学习的强大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化生学院雷志鑫感慨,在北川地震遗址前驻足,心中涌动的是无尽的感慨与敬意。那场灾难虽已远去,但那份“世间大爱,众志成城”的精神却永远镌刻在心。让我感受到人性光辉和团结力量,这份大爱,温暖了每一个受伤的心灵,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土建学院秦月说,在参观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和北川地震遗址时,我深深感受到国家在人民危难时展现出的坚定力量和无畏精神,在废墟中不仅仅是残骸和毁灭,更有无数英雄在黑暗中闪耀的光芒。作为土木工程科研人员,我深感责任重大。我将把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精神融入到教育和科研事业中,为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发展、国家的繁荣昌盛和人民的幸福安康贡献力量。

文/图:柯勇、牛玉玺、宋晓维、周密

编辑:曹明;审核:郭永琪、王洪波 

页脚